第一次那麼喜歡作家朗讀自己的作品,王文興對於每個字的情緒都強調要到位,於是明明是小說家,他口出的作品卻像散文詩一樣氣韻生動,讓人迷醉。原本看不懂的文字,在他的誦讀下,都活了起來,搭配著動畫,或是樂音,文學完全可以是藝術,更生動,視覺聽覺,五臟六腑到心靈都為之震動的藝術。
聲音在王老師創作過程中,是他速記大綱所要捉住的片段,也在作品裡流淌而出。
| 高雄名人 | [影評] 尋找背海的人 The Man behind the Book (Taiwan, 2011)
《尋找背海的人》全片由莫約20個線索交織而成,以不同的內容呈現,講的既是王文興的文,也是王文興的人,更是島嶼的寫作魂!對於有志創作(不管是文字或其他領域),是一個很好的典範,我還差太多了啊啊啊~~不過很高興的是,透過這部電影,我認識了一個大師。我要找他的書來讀。高雄名人誠摯推薦。
| 倫敦男孩 |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尋找背海的人-王文興
電影的手法是以多個面向,例如從一個個的線索、王文興街道散步、別人看王文興,王文興讀王文興,來讓觀眾了解到作家王文興是個怎樣的人。
爺ㄧ定要寫!爺不寫,就對不起王文興老師跟林靖傑導演。
看了這紀錄片,ㄧ時無法消化,因為好的創作,在閱讀的當下,自己也開始在創作了,每句每句的台詞,很想在腦海裡硬記下來,於是我很忙的想要閱讀下去,但是腦子裡非常忙碌的也跑出了新的字句。想看電影又想寫下腦子的東西的塞車。
| 聘可的遊園地 |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尋找背海的人
影片的結束不算結束
因為老師還是繼續創作
"背海的人"只是一個逗點
創作的生命仍舊會持續下去
班雅明所說的魔幻所掌控的世界,在王文興的筆下掌握了文字的韻律,化成那一條條無法辨識的線條不也是如此的魔幻?在真空的時間琢磨出一個個字,竟是如印象畫筆下那些筆觸撞擊而成。
鏡頭從文字(撕裂的文字)開始,結束於書房裡如困獸低吼的聲音,宛如難產的婦人在一次一次的陣痛之後,有文字從筆尖流出,是生命的血液。
目宿媒體的企圖心非常強。《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不只記錄六位文學大師的身影,對華語觀眾而言,可以當成六位大師的創作入門磚(比讀一堆導讀快多了),也可以做為將華語經典文學推至全球舞台的媒介,特別是作品已有外文譯本的王文興、楊牧兩位,我很期待後續的其他作品。
《尋找背海的人》無論是在意象上的處理,或作品內涵度的表達上,藉由林靖傑導演的鏡頭,引我進入了一個深沉且奇幻的探索之旅,我幾乎是帶著微顫的心靈和急促的呼吸,重讀了一次《家變》,並初次賞讀《背海的人》。
片中有個很有意思的片段,是讓王文興與樂團合作。這個「卡到音」樂團挺有趣的,小提琴、薩克斯風、鋼琴的組合,配合老師朗讀《背海的人》加上音樂,老師在開始前指揮若定,開始後樂團隨興演奏(頗有"happening"的風格咧),他的朗讀更是精彩(而且玩得很開心的樣子),讓《背海的人》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小說。斯土斯人,和善可親。
透過細膩的影像和節奏,一人的文理/紋理於此形塑。這應當歸功予林靖傑,以多樣的素材如稿件、舞台劇、意象動畫和資料新聞,貼身近性的攝影與重遊故居的走訪,呈現王文興從精神到實體的自我。這其中的典範描寫不只來自友人晚輩、學院同行,也來自導演自身對其心境的消化。
就我來看,王文興的寫作方式絕對稱得上是暴力,是幾近瘋狂的歇斯底里,但又顯得那麼的專注,他彷彿耗盡全身的力氣嘶吼,一心一意地建構自己的世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