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信義獨家影展第二波放映的是《逍遙遊》,特別邀請到余光中老師與陳懷恩導演再度同台,結束後更有回饋文學迷/影迷的簽名會。 


余光中陳懷恩楊照三人合照

(左起:陳懷恩導演、余光中文學家、楊照作家放映會現場合影)


余光中陳懷恩對談-E

時間:2012/03/21(三)19:00

地點:信義誠品3F forum

與會:楊照(主持人)、余光中(文學家)、陳懷恩(導演)

節錄整理:吳孟穎、鍾杏娟、林彥谷   

 

陳懷恩面對著作等身的余老作品

楊照:逍遙遊有一幕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就是將余先生跟他的著作放在一起,然後著作越堆越高、越堆越高。我第一次看,那時候甚至片子還沒有完全剪好,我看到這個畫面我就偷笑,因為我知道這是最清楚反映出來,導演心情的一個畫面,他說:「這麼多的書,到底我們要怎麼拍?」。

 

陳懷恩:確實是我們一開始面對這個案子一個很重要的心情。其實開始接這個案子的時候是掉以輕心的,因為我們一輩子都在拍片,我們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受人之託去拍一部片子。這個片子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覺得我個人也覺得只是一個自己不曾嘗試過的題材,有時候我們做影像或做影片的人不是那麼理性,所謂理性的意思:我並不會三思而後行,我沒有想很多,我只是覺得說這是一個有趣的經驗。接下來以後,我才發現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平常我們其實不太讀書的,讀書的速度也慢,然後我本來以為余老師的作品,就是我知道的那幾首詩,因為其實對他那幾首詩,我確實是很有感覺,尤其六、七零年代的那些東西,因為我是48年次,所以我的青少年的時間,大部分都是跟所謂的搖滾樂、跟反戰的東西連在一起的,我們小的時候不喜歡剪頭髮,喜歡穿美軍的夾克,所以我其實對那個時代是有很深的記憶跟感觸,所以其實我對余老師最早的作品也是在那個時期就接觸到的,所以我那時候對余老師也是我非常欣賞,所以我覺得那樣的東西是我喜歡的。

 

余光中飾演余光中

觀眾:余老師,我想請問一下,當您知道說有一個導演要來針對您,做一個主角來做一個紀錄片的時候,那依據您自己對電影的認識跟了解和掌握,你會不會刻意想要表現一些什麼,或者刻意想要隱匿一些什麼,或者特別的對這個成品有什麼樣的期待,或者希望世人看到的是什麼樣的一個成果?謝謝您。

 

余光中:我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他有多大的計畫,我只是想大概出動三五次,就擺平了。後來就發現他對我的安排比較更大,可是已經開始了,那也不能半途停下來,其實我常常在很忙的時候,抽空來配合,是這樣子。那麼訪問的人很多,我以為不過就是延長一點的訪問而已,可是他不是點綴、不是蜻蜓點水,而是連成一條線的,將來還要組成一個面這樣子,那就比較複雜。至於我自己想表演什麼,我倒沒有,我只想低調一點,就是你怎麼刺激我、我就怎麼反應,就像一口鐘是被動的,小叩小鳴、大叩大鳴,他很客氣,沒有拚命敲我,結果我變成不是大鐘、不是黃鐘,我變成一個木魚,他敲,我就叩叩叩響幾下。我也並沒有要怎麼樣表現,是這樣的。

楊照:所以懷恩下次,如果還有下次,可以敲用力一點。

  

余光中夫婦的鶼鰈情深

觀眾:余老師好,我先代表大陸來的朋友,想跟您表示一下就是我們非常喜歡你,謝謝。做為一位詩人,余先生您覺得,您跟您的夫人就是給我們一種感覺就是在這麼長久以來,都能夠保持非常甜蜜溫馨的感情,詩人是如何在柴米油鹽之間,然後保持感情的新鮮的呢?我們都很好奇,謝謝。

余光中:這樣子,我們幾乎已經五十多年了。當然在結婚以前早就認得,在大陸就見過一面,我十九歲、她十六歲,後來到台灣,發現彼此都來了台灣,然後近一步認識,然後就結婚。我們其實是表兄妹,她是我的一個表妹,所以本來就有家庭的關係這樣子。那麼我們五十多年來,當然這個…夫妻的日子慢慢會淡下來,可是最重要的就是說,我們有共同的愛好,甚至我們意識形態也很接近,沒什麼好吵的,然後對於文學、藝術、音樂等等,我們都有同好,另外外向的部分,我們都歡喜旅遊,到歐洲去我開車,她就幫我看地圖,是這樣子,同時我開車開累了,我右腳就休息一下,她的左腳就伸過來踩油門,這樣的太太,諸如此類。(楊照:只有在美國可以這樣開車,在台灣不可以。)她早年幫我抄稿,比如我翻譯那個《The Old Man and the Sea》那個《老人與大海》,我翻譯《梵谷傳》,大陸就是「梵高」,她三十幾萬字她也照抄不誤,當然後來她就又忙孩子去了這樣子。

 

陳懷恩抽絲剝繭的《逍遙遊》

觀眾:但是我想說謝謝陳導演,您的表現是一個從非文學的角度,然後表現一位文學家,我覺得這樣的角度會更加貼近我們,給我們的感受是,這是一位非常富有人情味、非常真實的一位詩人,然後是非常可愛的。請教您一直始終在表達一個從尋找,然後到找到的這樣的一種思路,然後我想問您確實是有這樣一種思路嗎?

 

陳懷恩:我覺得所有的創作者只有一個共通性,就是他只是要不斷的去證明他自己的存在,因為存在是人生存上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感覺,所以那個感覺是每一個人,一生都在證明的事情。所以其實這個部分就是說為什麼您剛剛說他好像在尋找什麼,後來他找到什麼或他放棄了什麼,其實確實是這樣子,因為我那時候覺得,因為我做片子我會用一個概念去出發就是說,我不會輕易的把這個概念放棄掉,那時候我就覺得說從最早創作〈沙浮投海〉的余老師,到後來這麼大量作品的余老師,其實他有共同的主題的。其實從他的作品的歷程裡面,我當然不需要每一首去看,我只要像抽籤一樣,我把它一個階段抽一首出來,大概就可以發現這個規律在裡面,所以那時候我找到這個東西,我相信這個方式可以從這樣的一個內容上去結構余老師這個作家跟他的作品,所以我才做了這樣的一個假設跟這樣的一個呈現。

 

大陸交換學生特地帶與余老何召來現場簽名

(來自大陸的交換學生,帶著自己和余老師在武漢合影照片到現場簽名)


參與名眾踴躍余老風趣談話02

余光中將自己喻為宅男,智慧且幽默對談現場觀眾反應熱烈)

 

參與名眾踴躍01

簽名會現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目宿媒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