瘂弦個人照  

《如歌的行板》

導演|陳懷恩  編劇.副導|徐浩軒   攝影|陳懷恩   剪接|許惟堯  執行製片|邱家淇 蔣湘伶

 

「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1964年瘂弦寫成這首人人朗朗上口的詩行,再過兩年,赴美參加於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計劃,從此投身編輯工作,1966年後不再公開發表詩作。

一位詩人,一本詩集,從上一世紀中迄今,影響力仍在擴散,詩人擁有什麼神奇的特質?詩,寫下什麼故事?本片循着傳奇的傳主,從溫哥華到河南南陽,從童年的流動圖書館到現在的地下室,打開保存將近60年的藏書與情書,打開詩人記憶的寶庫,為觀眾探索舞蹈家林懷民、畫家作家蔣勳、詩人席慕蓉、吳晟、陳義芝、攝影家阮義忠等人與瘂公之間恆逾40年的交會與深情。

歷經大時代變遷、壯闊波湧的文學生活,在本片藉著抒情詩般的動人影像,生動而優美地鋪展瘂弦的生命之詩,成就了超越「記錄」的傳記電影新風貌。

 

 

 如歌的行板意象 (6)  

瘂弦(1932-)

    

本名王慶麟。河南南陽人,1949年隨國軍來台,並參與洛夫、張默創辦的《創世紀詩刊》,被稱為「鐵三角」。1966年退伍,至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計畫」訪問兩年,回國後任《幼獅文藝》、《聯合報副刊》主編,45年編輯生涯中,以特有的溫情、智識、人緣風度,打造文壇盛世。

 他公開發表詩作只有12年,然而〈印度〉、〈鹽〉、〈深淵〉、〈坤伶〉、〈如歌的行板〉等膾炙人口詩作,集於《瘂弦詩集》至今傳誦。其他著作《中國新詩研究》、《記哈客詩想》、《花序》亦為詩史、詩學做出貢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目宿媒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