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顧問張作錦(左)與瘂弦(右)座談。
記者林俊良/攝影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詩人瘂弦曾為已逝好友高信疆設計一副「酒棋」。棋子就是酒杯、杯中裝滿高粱酒,遭對方吃掉的棋子,棋主必須把盞一飲而盡。一九八○年代,兩人分別主編聯合報副刊、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那時的副刊如戰場,兩人把酒言歡、談笑用兵之際,創造台灣文學的黃金年代。
由目宿媒體製作、陳懷恩執導的瘂弦紀錄片「如歌的行板」,昨天在國賓影城長春廣場首映。瘂弦曾任聯合報副總編輯、主編聯合報副刊廿一年。感念他的付出,聯合報系與目宿媒體合辦這場首映會。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文杉、聯合報歷任總編輯張作錦、黃年、項國寧、黃素娟、羅國俊,現任總編輯游美月與聯晚總編輯張宗智均出席。

瘂弦上半生寫詩,下半生以編輯為事業,培養無數文壇生力軍。昨天的首映會擠滿作家書迷,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書法家董陽孜、作家洛夫、席慕蓉、陳義芝、季季等人出席。

「如歌的行板」把觀眾帶回瘂弦童年。他生於河南南陽,父親任職民眾教育館管理圖書。為鼓勵閱讀,父子倆拉了一部載滿書的牛車到鄉下,他在這個「牛車圖書館」打下文學基礎,父親總告訴他:「我兒要做一個文壇的亮角兒。」

瘂弦。
記者林俊良/攝影

替席慕蓉評詩 幫林懷民牽線

一九七七年,瘂弦任職聯合報副刊主編。詩人陳義芝在電影中回憶,那時剛爆發鄉土文學論戰,許多人以為聯合報「站在鄉土文學的另一邊」,其實瘂弦為了讓文學回到土地,在副刊開闢專欄「寶刀集」,邀請日據時代台籍作家如楊逵發表文章。

「文學園丁當久了,可以聞到天才的香味。」年輕的席慕蓉一口氣投了卅首詩到聯副,信中告訴瘂弦:「我不是要投稿,而是想請你看那一首詩好。」瘂弦不厭其煩一一指導,讓蓓蕾開成燦爛花朵。

林懷民成為國際知名的舞蹈家,也是瘂弦牽的線。他把林懷民出版的小說集送給旅美作家聶華苓,聶讀完邀林參加她主持的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沒想到林懷民到了美國意外愛上舞蹈,人生從此轉向。

笑高信疆愛爭 有記者劣根性

瘂弦縱橫副刊廿一年,最懷念和高信疆「諜對諜」的副刊黃金年代。他笑稱高信疆「具新聞記者的劣根性、喜歡競爭和速度」。每次有留美學人歸國,當天晚宴就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若「副刊高」先走了,「副刊王」必然坐立難安,擔心對方是否偷偷跑回報社換版。

全文來源: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9007199.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目宿媒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