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鄉愁 游離人生

2014年10月17日 04:10
⊙但唐謨
 

紀錄片《如歌的行板》水晶般清澈的視覺,彷彿一段尋找「家」的鄉愁之旅。台灣是他用努力發揮生命熱情的地方,但是他卻選擇了異鄉作為依歸。

第一次讀瘂弦〈如歌的行板〉這首詩,是在閱讀林懷民小說《蟬》的時候。書中主人翁莊士桓突然唸起了「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等等句子。小說中的一群年輕人活在不確定未來的台灣六○年代,卻仍然努力揮灑淒美的青春。

 
抒情帶有反叛

年 少的記憶總是揮不去,從此之後〈如歌的行板〉就在我的腦海留下印子。即使詩中也有觀音山有海明威,有一份中庸人生觀,我卻硬是覺得這首詩是屬於青春嬉皮的 六○年代、搖滾樂、存在主義。直到看了陳懷恩導演紀錄片《如歌的行板》,我的腦子才鬆開。在這部電影的開始,在一抹暖暖的陽光中,八十歲的瘂弦用一種氣定 神閒的語氣,口吻幽默,緩緩唸出「溫柔之必要……」詩句。記憶回來了,卻又跳進了另一個時空。

詩人瘂弦先生半個多世紀前開始了他的寫作生 命,一九六八年出版詩集《深淵》。詩作〈如歌的行板〉中充滿著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彷彿電影鏡頭般,帶著流動的視覺感。瘂弦先生的作品樸實中讓人驚訝,抒情 中帶有反叛。他的寫作生命,幾乎就是台灣近代文學的歷史,而他的生命歷程,也見證了近代台灣歷史的某個面相。長期從事台灣電影工作的導演陳懷恩,在「他們 在島嶼寫作」系列紀錄片《如歌的行板》中,把瘂弦的寫作經歷和歷史的軌跡相扣合。這部片的開始就非常有趣,場景並不在台灣,而在異地──加拿大的溫哥華, 戶外是很好的天氣,八十歲的瘂弦正在一家理容院剪頭髮,他和理髮師隨性地聊天,談詩,談台灣。這個理髮師帶著濃濃的口音,顯然也是個外來移民。接著,我們 看到瘂弦正在打包,準備回台灣……簡單的開場序中,兩個身處異地,不同國族、不同世代的人,共享著一份歸鄉的喜悅,展現了兩個流離的人生。而這份「流 離」,也建構出了整部紀錄片的影像。

 

挑戰灰色地帶

在台灣電影中,歷史性的「台灣新電影」描寫了經濟起飛時期的社會轉型;但是 在此之前的台灣歷史,尤其是國民政府從撤退到戒嚴那段時期的真實台灣,在當時「政令宣導」的政策之下,出現在電影中的機會非常稀少。《如歌的行板》卻意外 記錄下了活過那段歲月的人之聲音。這部電影以瘂弦在理容院和剪髮師傅的隨性對話展開,穿插了他各個時期的生命回顧。出生河南的少年的瘂弦在戰亂中來到了台 灣,戰爭的時候曾踩在屍體上走路,他經歷過軍隊的鬧營,士兵的自殺;更經歷了歷史上最長久的戒嚴,無法和母親見上最後一面。

這樣一個愛好文 學的年輕生命,從歷史的顛簸中,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這部紀錄片最有趣的一個地方,就是當時的年輕詩人們,在黨國箝制下,如何突圍而出,實踐自我。想像中 充滿的國家色彩的政工幹校(今天的國防大學政戰學校),似乎是個很樣板無趣的地方;但是在那個世代,資源集中的黨國機構卻是孕育「文青」的溫床。瘂弦先生 的高等教育就是在「政工幹校」的影劇系,洛夫、瘂弦都是這所學校培育出來的文青,後來因《創世紀》及左營軍中廣播電台結緣;軍方的《青年戰士報》(《青年 日報》的前身)也是他們發表詩作的園地。他們談起過去的那段歲月,彷彿一群淘氣的少年,在一個嚴厲大家長的管教下,耍小聰明惡作劇,他們寫詩、寫文章,發 洩青春的鬱悶,愛情的渴望,在體制的壓抑下尋找出口。他們憶及當時的藝文,屬於黨國政策下「相對不重要」的一塊,他們年輕,意氣風發,勇敢挑戰這塊灰色空 間,大肆揮灑人生。

 

視文字為珍寶

《如歌的行版》喚起了另一段歷史,一種已經失去,只存在於記憶中的文學風采。瘂弦一輩的文人 們自詡為「最後一個尊敬文字的世代」,那份對於文字的愛,是今天的網路世代無法模擬,但或許會非常神往的東西。當時國家有禁書令,他們為了滿足求知,開始 用筆抄書,一字一字地抄下紀德、聞一多等人的作品,珍貴地保存手抄本;他們用書信彼此溝通,每封信籤字字斟酌,若是寫錯了字,他們會懊悔,希望把信從郵筒 翻出來重寫。那是一個講求文字風骨的「大文字時代」,每個人都對於文字嚴格地自我要求,視文字為珍寶。這部紀錄片以一種朝聖的情懷,訪問了攝影家阮義忠、 插畫家林崇漢、舞蹈家林懷民,請席慕蓉、蔣勳朗誦瘂弦的詩作,把那股記憶中的文人風範,凍結在影像當中。

 

42年鄉愁之旅

本片 導演陳懷恩曾拍過《練習曲》,以一段遊走中的視覺旅程,捕捉他的台灣印象。瘂弦曾表示自己迷戀異國情調,對遙遠的異國有著一份浪漫的想像,也寫了許多帶著 異國情調的詩,如詩作〈印度〉、〈芝加哥〉、〈巴黎〉等。他也曾說:「……如今我真的到了異邦,卻又日夜思念故國……」。紀錄片《如歌的行板》水晶般清澈 的視覺,彷彿一段尋找「家」的鄉愁之旅。瘂弦離家四十二年之後回到了老家河南,四十二年是歷史的大鴻溝,家園已經遠離;台灣是他用努力發揮生命熱情的地 方,但是他卻選擇了異鄉作為依歸。或許一個經歷過顛沛,習慣於流離的人,只有在一個更加遠離的地方,才能找到心之所歸。這個依歸或許是加拿大,也或許是他 詩中的「印度」或其他異邦。《如歌的行板》不僅記錄了詩人;更藉瘂弦的個人生命史,反省半世紀多以來,台灣在歷史的錯誤中努力找尋認同的歷程。在台灣電影 的脈絡上,這部片也補足了一段歷史記憶的空白。
 
(《如歌的行板》放映場次資料,詳見「他們在島嶼寫作」臉書、部落格及官方網站)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oemmovie
官方網站:http://www.poemmovie.com.tw/home.ph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目宿媒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