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來源:香港文匯報副刊


詩幻留形:文學影視作品


陳智德


 踏入十一月份,對我來說最矚目的文學活動,莫如「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的放映和座談。台灣文藝界對於推廣和深化民眾對文學的認識,歷年來做了許多功夫,政府和學院都分別予以支持,更重要是當地人也很重視和至少尊重本地作家的創作,並具一定的接受能力,使這類影視作品,能發揮應有的效果,而本身也具相當的藝術可觀性。

 反觀香港,過去曾有香港電台製作過「小說家族」、「寫意空間」等介紹作家、演繹作品的節目,近年無線電視也製作過用主持人作引介形式的「香港筆跡」。大概由於無法迴避的局限,例如市場和遷就觀眾的考慮,除了最早期的「小說家族」,大部分都拍得很淺白;固然仍具有推廣作用,但本身卻缺乏可觀性。基於對文學的愛好,許多年來,我由港台的「小說家族」、「寫意空間」一直留意觀看到近年的「香港筆跡」,深感香港的製作人其實是很有技巧的,對文學有熱誠也有認識,只是他們對觀眾接受程度的想像,卻愈來愈低。

 這其實已不是新的觀察,只由於「他們在島嶼寫作」的系列放映,讓我也想起兩地文學影視作品製作上的差異,應該不是製作者的技術差異,而主要是市場和對觀眾想像的差異。當然我們也可以從這類作品的目的去考量,到底它們是以推廣文學、介紹作家為主,還是演繹作品、發揮內容為主;前者是紀錄形式,後者傾向戲劇形式,當中的要求自有差異。

 站在文學角度而言,我覺得最重要是製作者與他所拍攝的對象,無論是作家或作品,都應有互相對話、想像的空間,就是說,製作者不是為作家或作品而服務,影視作品不是文學的附庸,文學也不是影視作品的劇本,彼此應該是對等的。或者在此對等的考慮上,文學影視作品才有達致藝術可觀性的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目宿媒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